症状田间发病往往集中于1个枝,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并变褐干枯,叶面病斑多为圆形,褐色,并迅速扩展到整片叶,导致干枯。病叶一般不随即脱落,翌年枝上仍有残存病叶。病叶及枝条上有银灰色菌丝体,后形成菌膜,后形成半球形或不规则菌核。菌核初期灰白色,组织疏松;后期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结构紧密坚硬,大小为1~5mm。发病后期病枝病叶粘贴在一起,黄化焦枯。
2、病原直接挑取菌核获得病原菌进行纯培养,25℃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7天左右即可形成菌核。对自然状态下枝条叶片上的菌丝、菌核进行切片镜检,其菌丝、菌核特征与丝核菌属(Rhizocotonia)特征较为一致,确定病原菌为Rhizocotonia sp.,种名及其归属还须通过细胞核数目确定和融合群测定后确定。
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病残枝叶上以菌丝体或菌核越冬。翌年春季菌核萌发生成营养菌丝侵染叶片,4~5月份开始发病,7~9月份为发病盛期。该病在田间扩展较慢,主要通过叶片接触传播。年度间发病时间有差异,主要与降雨早晚有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果园密闭、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阴湿多雨利于病菌入侵,发病重。
4、防治方法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效果明显。①休眠期及生长季节特别是春季发病初期发现病枝、病叶及时清除销毁,减少病菌侵染来源,效果较好;②桃树发芽前喷1次3~5°Be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③生长季发生危害期,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施杀菌剂。药剂可选用: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井岗霉素水剂500~1000倍液。
果园土壤**质是果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质可直接为果树生长提供相当数量的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与果树产量、果实品质密切相关,是果园能否高产、稳产及优质果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提高果园土壤**质含量是提高果园土壤肥力的关键。
桃树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桃树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各地区具有发生,多雨时容易造成毁灭性损失。
褐腐病可以侵染花器、叶片、枝条及果实,尤其以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果实受害重。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肉变褐腐烂,病斑迅速扩展,数日即可波及整个果面,病斑表面产生黄白色或灰褐色绒状霉层,起初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布满全果。后病果全部腐烂,并失水干缩而形成僵果,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僵果常悬挂于枝上经久不落。
桃褐腐病褐腐病菌腐生性强,很难从果面直接侵染,多从蝽蟓、梨小食心虫、桃蛀螟造成的伤口侵入。病害多在桃果近成熟期和成熟期发生,有些桃缝合线处易变软,病菌较易侵染。在树冠郁闭、湿度大的桃园或近成熟期降雨多的年份发生较多。
防治措施:(1)认真防治蝽蟓、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尤其解袋以后重点防治梨小食心虫,每年桃树新梢期4月上旬和解袋时开始在果园内悬挂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测报成虫高峰期,各诱芯之间相距50米以上,每日统计所诱成虫数。当蛾量突增时,即可喷药。防治梨小食心虫可选药剂: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3000倍+**硅3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硅3000倍液。
冬季嫁接:从11月初至翌年1月底,砧木树液已经停止流动,此时可采用根茎嫁接法。即把根茎上端的砧干剪掉,扒去根茎周围土壤进行嫁接,枝接后轻轻将湿润的细土覆盖在周围并让接穗露出少许,再盖上地膜,起到保墒、保温和防旱的作用,以利越冬。翌春,凡成活接穗会迅速发芽,于是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揭去地膜即可。但要按时观察,对接穗发芽早的就早揭地膜,晚发芽的就迟揭地膜。总之,视发芽情况而定。
桃树简易人工授粉法一些优良桃品种果实个大、色泽鲜艳、口感好、市场售**,但是花粉少、座果率低,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座果率,提高桃果的品质,是增强桃果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入的有效手段。
1、授粉品种的选择桃授粉品种一般以大久保为主,其花期早、花粉量大、亲和力强,人工授粉效果。
.苗木定干。栽后随即定干,一般定干高度40~50 cm。有分枝的大苗,可在**部分枝以上30 cm处定干。
3.栽后当年修剪。5月上中旬,新梢长度达30 cm时,基部转枝控制营养生长。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树体达到高度时,喷施300倍的多效唑。冬剪时,对未达到高度的树体,全部疏除**梢上部40 cm内的侧枝,以促进树体长高,对已达高度者,留20个左右结果枝,同时,疏除重叠枝和过密枝。干需要缚直、缚牢,亦可在主干40 cm以下的西南方向,培养一个牵扯枝,以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其上的枝梢管理同干。
4.栽后翌年修剪。一是除牵扯枝外,抹除树干上近地40 cm以内的萌芽和嫩梢。二是5月保留侧生分枝上抽出的距干近的一个枝梢,抹除侧生分枝上近干20 cm以内其他所有的叶片和枝条,以起到抑后促前的作用。三是保留新长出的所有新梢,并在新梢长度达30 cm时,在基部转枝。四是疏除所有没有结果的2年生和多年生枝条,以利于节省营养。五是摘心。新梢长到40~50 cm时及时摘心,可促使副梢生长,加速整形。六是定果。此时,桃果已长到大拇指大小,按每枝留3~4个果,50 cm以下为3个、以上为4个,留下枝条两侧及梢头的桃果。七是对干上的竞争梢,仍用扭梢、重摘心、疏除等方法处理,以确保延长梢生长量在60 cm以上。干延长枝有3个者,疏一留一截一,只留下位置居中、生长较强的。若干延长枝有两个者,则疏一留一。八是采果后即把所有的结果枝条疏除,促使其基部发出的新梢,使其明年结果。九是冬季修剪主要是调整树体结构,疏除过大、过密的枝条。